2021年9月30日 星期四

醫事人員COVID-19心理健康支持方案 常見問答


Q1:醫事人員COVID-19心理健康支持方案內容是什麼?

A:考量疫情帶給醫事人員莫大的衝擊,造成醫事人員出現身心困擾問題,衛生福利部為協助相關醫事人員改善心理健康問題,故提供免費的心理諮商服務,至111年7月5日本方案結束前至多6次,鼓勵醫事人員至醫療機構、心理治療所或心理諮商所尋求協助,必要時,也可以通訊方式接受心理諮商服務。

Q2:誰可以接受免費的心理諮商?

A:全國執業中之醫事人員,均可接受服務。

Q3:若醫事人員接受免費心理諮商服務期間停業,可以繼續使用服務嗎?

A:原則上每次接受免費心理諮商前皆應出示執業執照,但若醫事人員於接受心理諮商期間停業,至111年7月5日本方案結束前,仍可以繼續接受服務。

Q4:擁抱心理諮商所可以預約喔~

A:請加入官方LINE @mentalhugs ,小編馬上為您預約。

     第一次前來請攜帶執業執照~

Q5:使用免費心理諮商需要事先提出申請嗎?

A:無須申請,但須先向機構預約。

Q6:如何使用免費的心理諮商?

A:與本方案合作之精神科醫院、診所、心理治療所和心理諮商所預約心理諮商即可,並於預約時說明將使用免費心理諮商服務;如有問題,可洽詢各縣市衛生局。

Q7:如果疫情嚴重時,仍然可進行心理諮商嗎?

A:本方案於疫情期間仍提供服務,惟機構是否提供服務請依各機構公告為準。若需採用通訊方式進行心理諮商,可於本部公告之合作機構名單查詢核准執行通訊心理諮商之合作機構(網址:https://dep.mohw.gov.tw/DOMHAOH/cp-4740-62476-107.html),另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成立期間,衛生局指定通訊診察醫療機構亦可提供通訊心理諮商服務,建議先向機構詢問,如有疑問可洽詢各縣市衛生局。

Q8:如果已經預約心理諮商,但臨時有事怎麼辦?

A:請向機構通知更改預約時間,連續2次無故未依約接受心理諮商者,暫停補助資格。

Q9:本方案心理諮商完全免費嗎?

A:本方案僅補助自費心理諮商費用,每人每次2,000元,本方案執行之一年期間至多6次,累計補助上限為1萬2,000元,機構的掛號費等其他費用無法補助。醫事人員直接至機構接受服務,補助費用由衛生福利部撥付機構,但如果選擇的心理諮商費用高於每小時2,000元則須自付差額,請於預約時和機構確認是否額外收取費用,瞭解並同意機構收費方式後,方使用心理諮商服務。

Q10:本方案蒐集之個人資料如何處理?

A:本方案蒐集之個人資料僅作為實際發生之心理諮商審核依據,據以辦理補助費用撥付,不作其他目的之利用,並依據個人資料保護法第18條辦理,防止個人資料被竊取、竄改、毀損、滅失或洩漏。

 

2021年9月18日 星期六

敬Kobe,關於男人的悲傷

 文/陳彥竹 諮商心理師

Mamba Out!

大年初三清早看到各大新聞都在播報Kobe意外罹難的消息,第一反應覺得這應該又是美國哪個三流小報的蹭關注的假新聞,但隨著大腦越來越清醒,新聞報導越來越多畫面,才驚覺「好像」是真的!腦中浮出悲傷五階段的第一個階段-否認,難道我在否認嗎?因為太不真實了!

我們的悲傷,長得不一樣!

隔天和一群朋友有約,我們在每年的大年初四,約在一間破爛老酒吧,喝著不會冒煙,沒有五顏六色的基本款調酒,這是一個屬於男人的局;阿德首先開了這個話題,昨天下午去河堤打籃球,每個後仰跳投,他都會搭配一聲Kobe,雖然依舊打鐵,還打到全身痠痛,最後大字型躺在籃球場上,那個畫面讓他想到大學系隊練球的場景;老皮把SLAM雜誌,從房間最深處挖出來,箱子的上面佈滿灰塵,用手一撥飛揚的灰塵,還讓他咳了半天,翻出Kobe還穿著8號球衣的那一期,當年他還叫做「小飛俠」,不過我們沒有人記得為什麼Kobe被叫小飛俠;威哥說Kobe的第一雙球鞋KB8,當天一早去西門町運動用品店門口等店家開門,拿到之後馬上穿去打球,享受在球場上的注目禮,那一刻彷彿自己就是Kobe,說完之後只得到大家一致的砲轟,你只有裝備是Kobe等級!Kobe三歲就可以電爆你!垃圾話一輪後,大夥安靜了三秒,有默契的舉起酒杯敬當年的偶像。

生命的逝去,提醒我們生命的有限!

從小我們這群臭男生的偶像,不是球星不然就是漫畫主角,這些楷模陪著我們逐漸成為了臭男人,籃球從來就不只是一種球類運動,是青春回憶的一塊拼圖,而且還佔了很大一塊,彷彿和青春交織在一起,看著偶像的崛起、成長、巔峰、下坡、受傷、退役,到現在生命的逝去,提醒我們青春真的逝去了!

尊重每個人表達悲傷的方式

回家後躺在沙發上,慣性的開了PTT的NBA版,看到一篇貼文,「Kobe的逝世有多少人是真的哭出來了」,看了各式各樣的推文,平常只會潛水的我,竟然難得的推文:「我,舉手。」。生活中需要被激勵的時候,習慣會去Youtube找Kobe退役戰的剪輯,看著當年的小飛俠,來到了退役的時刻,每一球對於進攻的執著,神奇的連續得分,不停地大口喘著氣,畢竟這是他的終局之戰,最後神奇的逆轉,留下驚人的60分,最後的致詞「Mamba Out!」放下手中的麥克風,以及24號的背影。

在學習心理諮商的過程中,常會提醒我們文化因素對於哀悼方式的影響,比如說老掉牙的「男人有淚不輕彈」,或是帶著歧視的性別刻板印象,比如說「男人哭很娘」,使得男性較難面對悲傷,其實每個人都有獨特的哀悼方式,不是非得在大家面前痛哭流涕才是「正常」,會難過有情緒很正常,但表達難過的方式大家都不一樣,調適難過的方式也都不一樣,我們會用自己的方式來悼念,把眼淚留在一個人的時刻,也許是我們與心中英雄之間的默契,就像聚在一起笑談著這些往事,最後靜默的高舉酒杯。

Rest in peace, our hero, Kobe.

#kobebryant

#kobe

#心理諮商

#悲傷

#男人

圖片來源:https://www.bfm.my/

看韓劇談心理-「春夜」在道德的邊界,遇見真實的自己。 ByCHU修戀心理學


文:陳彥竹諮商心理師

MBC春夜

「春夜」這部韓劇,真的太過人性!從第一集開始,跳出的第一個評價,這根本就是渣男渣女的偷情故事,但看下去會知道這就是人性!

劇中女主角有一位交往多年論及婚嫁的男友,這位男友家境優渥、年輕有為,對女友還算體貼,簡單說就是一個主流價值絕佳結婚對象;在一次巧遇下,認識了男主角,男主角是一位有穩定工作的單親爸爸,各方面都還不錯,但單親身份在周遭的人包含他自己,都將之視為一個難以跨越的難題。而出身相對平凡的女主角,長期受到家世顯赫男友家人的輕蔑,在認識男主角後一見傾心,卻得一直克制心中的情感,經過一番波折才鼓起勇氣與男主角交往。

道德給我們安全感同時帶來壓抑

我們對於別人或自己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除了法律規範之外,還有一個道德的規範,道德是一個很奇妙的東西,因為它不像法律有明文規定,對我們的影響力卻不下於法律規範;因此「春夜」這樣的題材,可以輕易的被道德撻伐。道德給我們帶來安全感,讓這個社會運行有依循的方向,一旦道德被破壞了,安全感同時瓦解,像是從高空墜落般,無論對哪一方都是一樣難熬,道德可以是一個指引,但一不小心卻成了情緒綁架,讓我們無法碰觸真實的自己,於是我們逃避、壓抑,讓我們不能成為自己,只能將之藏在心底。

在道德的邊界遇見真實的自己

是非對錯是成長過程中重要的教育理念,但當我們長大後卻發現,老師們、大人們、長輩們不一定能做到他們說的道理,同時體會到關於生命的問題好像不是是非對錯說得清,我們感到疑惑,因為知道的跟感受到的,明顯的相違背,如同女主角知道自己遊走於出軌的邊界上,甚或已經精神出軌,明知不行卻無法壓抑真實對伴侶以外的人產生愛意。試著不站在是非的二元對立面,站在一個相對客觀的「是非彼岸」,給自己一個心理空間體會心底真實的感受,道德是道德,感受是感受,不因道德的不允許,真實的感受就不存在,該面對的是心底真實的聲音。

真心面對為自己做出選擇

「做自己」彷彿是一面新時代的大旗,只要揮舞這面大旗,於是一切都被合理化?當然不是,站在心理諮商的觀點,我們會陪著個案用一個相對客觀的角度,去碰觸真實的感受,因為過度的壓抑只會帶來更多的痛苦,並且無法解決任何事情。

這讓我想到一個真實案例,這個案例主角和男友交往多年,當她發現自己愛上別人時,即便還沒到出軌的程度,但她的內在感到極度的罪惡與不解,因為男友並沒有不好,她說假如男友是個很糟糕的人,反而可以爽快的分手,並且現在面臨這樣的困擾根本不敢跟別人說,這樣的自己都覺得糟糕,實在無法想像外界的眼光,她無力地說著自己的心情。我對她說:「這種動彈不得的感覺,讓妳感到很痛苦,同時還會擔心別人是如何看待自己,但最困難的是,你自己都很難接受這樣的自己!」她的眼淚像雨水般一顆一顆的落下,此時只能用沈默靜靜的陪伴,讓她積壓在心底的情緒如其所是的流淌。

接下來的故事,不是韓劇的結尾,男女主角牽著手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她誠實的跟男友說清楚並結束了關係,和動心的對象也沒有交往,看似什麼都失去了,卻真實的擁抱自己!做自己並不代表可以理直氣壯的傷害在乎你的人,而是真心面對自己,真心面對所愛的人,然後為自己做出一個選擇,「圓滿」有時未必是想像的模樣,只要是真心面對做出的選擇,就是屬於自己的圓滿,這是她後跟我分享的人生體會。

圖片來源:MBC


看電影談心理-「牠2」過去創傷經驗對我們的影響

 

文/陳彥竹 諮商心理師

牠

我們都希望過去的事情就此塵封在回憶裡,企圖就讓時間沖淡一切,但事實上現在的自己是由過去累積而成,過去的經驗不會不清不楚的被一筆勾消。

電影開頭的獨白『人們相信自己是由經驗累積而成的,但事實上我們是被遺忘的過去所定義。』關於過去,尤其是我們想不起來的,或是不願想起來的,可能才是真正影響我們人生的關鍵作用力。

《深井效應:治療童年逆境傷害的長期影響》書中提到一個重要的觀念,逆境童年經驗對小孩的身心發展有巨大的影響,是引發成年身心健康問題的共同來源。

電影中魯蛇俱樂部六位主角,經歷了與小丑潘尼懷斯對抗的創傷童年,誰都不願意再面對這段過去,就這樣過了27年,而且每個人都有了看似美好的人生,但其實誰也沒真的擺脫過往的包袱,都在無形之中被過去所影響,這樣的影響很隱微,甚至不被自己所發現,只會在某個片刻,尤其是痛苦的時刻,才會突然的頓悟,原來逝去的過去不曾離開!

這些內心深處的裂痕,在等待著下次的現身,如同跳舞小丑潘尼懷斯一樣,但其實魯蛇俱樂部的成員們,跳舞小丑只是一個外化出來的象徵,真正的心魔是他們的逆境童年經驗。

過去和父母的關係,重現在成年後的親密關係。

潛意識將自己置於類似的情境,或是受到類似性格的人所吸引,我們成年後挑選伴侶的範本常常和父母有關!

魯蛇俱樂部唯一女性貝芙莉(Beverly Marsh),成年後的她與丈夫擁有自己的時尚品牌,是成功的設計師,但當她半夜接起電話,為了實踐27年前的誓言要連夜趕回老家,丈夫的質疑、控制甚至暴力相向,馬上聯想到她的父親,上一集她的父親就是這樣對待她的啊!

艾迪(Edward Kaspbrak)成年後做了非常符合性格的工作-風險管理師,從小被灌輸自己是體弱多病的體質,有一個過度保護的母親,使得他整天疑神疑鬼,總覺得自己會生病,他結婚的對象是一個有強烈控制慾與焦慮的女人,如同他的母親,而導演很有趣的安排,艾迪的媽媽與太太是由同一個演員演出。

無論外在如何的光鮮亮麗,心中那個不願面對的自己,一刻都沒有變過。

面對過去的自己,有時生命的韌力會帶領我們越來越好,比如說小時候家裡環境窮困,長大後努力賺錢讓自己感到富足;或覺得自己不夠好,努力用外在條件讓自己感覺變更好,但是有一小塊藏在心裡更深層的自我,是無論你在別人眼中多好,在自己眼中依舊難以面對。

班(Benjamin Hanscom)從小是轉學生,身材肥胖個性內向的他,因為受到霸凌才加入了魯蛇俱樂部,長大後不但是一位出色的建築師,同時蛻變成高大肌肉帥哥,但面對從小暗戀的貝芙莉,那過去自卑的自己在一瞬間被喚起,好像他的人生腳本只能躲在陰影處仰望著心愛的人。

比爾(William Denbrough)從小因為弟弟喬治的死,心中始終無法放下的愧疚感,即便成年後成為一位出色的作家、編劇,他的作品始終給人一種爛尾感,心底深處不願觸碰的部分,讓他的作品只能是索然無味的快樂結局,對於創作者來說,心能走到多深,作品就能多深,無法面對過去的自己,限制了創作的深度。

用遺忘逃避過去,卻逃不了心理的牢籠。

跳舞小丑潘尼懷斯呈現出每個人的心魔,面對難以解決的事情,逃避是一個現成的方法,至少暫時不用面對!久而久之,我們會在心中打造一個心理牢籠,看似是一個保護的機制,卻同時是一個壓抑的機制,壓抑久了我們會以為牠已不存在,只有面對過去,才有可能真的放下過去。

曾經我以為人生只要一直往前走,就不會被過去給困住,但其實不然,不願面對過去才是真正沈溺過去的人,況且不願面對的過去,會像鬼魂般糾纏你的人生,像是受到詛咒,無法走出痛苦的輪迴。

圖片來源:電影劇照

看電影談心理-「小丑」缺愛、冷漠豢養出的邪惡,要如何化解?

 

文/陳彥竹 諮商心理師

『小丑Joker』這部電影,真的非常致鬱!看完後會被悲傷憂鬱情緒給籠罩,但對於片中凸顯的議題,以及瓦昆·菲尼克斯(Joaquin Phoenix)的演技,實在相當精彩!

片中的小丑本名叫亞瑟,曾經努力融入社會,像一般人一樣努力賺錢支應生活、照顧生病的母親、面對老闆的剝削、無力對抗階級制度、不確定自己的存在感、覺得生活痛苦還是得苦撐下去,更嚴重的是亞瑟的童年的受虐經驗,除了養母有嚴重的精神疾病外,他自己也飽受精神疾病的折磨,面對壓力事件時會,會不由自主地大笑,可想見這樣的大笑會有多突兀,亞瑟的處境完全反應出社會邊緣人的悲慘,而且這樣的設定不只是電影效果,而是真實的出現在我們身旁。

我們都渴望愛與被愛能在社會有個位子,我們其實沒有這麼不同!

在亞瑟的妄想內容中,看到他渴望和鄰居單親媽媽有一段浪漫的邂垢,渴望自己可以在單口相聲表演給大家帶來快樂,渴望得到如父親般的知名脫口秀主持人的愛與讚賞,關於被愛、成就感、存在感這些需求,在在顯示亞瑟存有的人性面,那到底是什麼將他推往天秤的另一端?

歧視冷漠比邪惡更可怕!因為,歧視與冷漠造就了邪惡。

在這樣成長環境種種不利的人,社會給予的善意,遠遠不及對他嘲笑、歧視而帶來的傷害,觀看電影時好幾幕都紅了眼匡;有一幕亞瑟戴著小丑妝,用雙手拉扯才免強撐起的笑容,眼淚夾雜脫妝緩緩流下,笑容成了最大諷刺,這一幕無聲卻痛苦得很徹底;另一幕在公車上逗小孩開心,被母親冷漠的對待,因而引發不由自主的大笑,當他努力拿出一張解釋小卡,試圖說明這是他生病所帶來的症狀,面對這位母親的冷漠回應,這是多讓人心痛的冷漠,如同亞瑟在筆記本寫下的心情「有心理疾病最糟糕的是,大家期待你要假裝沒病」,而這樣的場景大家並不陌生,甚至可能都曾經目睹過。

壓抑情緒戴起面具讓我看起來正常些!

從小媽媽叫他Happy,提醒他要帶給別人快樂,這成為了他人生的使命,我們成長的過程常聽到,要保持笑容才會有好人緣,甚至研究都跟我們說,常笑、大笑可以釋放壓力有益身心健康,但切斷真實受傷的感受,同樣拒絕了自己真實的存在,當我們越無法真實表達情緒時,這是一種與全世界斷線的感覺,彷彿這個世界只有痛苦才跟我有關。

知識就是力量知識帶來新視角

亞瑟犯下這樣的罪行,他必須自己承擔,但當我們面對虐待、歧視、精神疾病等,可以做出不一樣的選擇,可以用新的眼光看待這些不同;我很欣賞「創傷知情」的概念,讓知識產生力量,我們透過了解童年創傷對人產生的影響,了解心理疾病的症狀,讓我們知道社會結構下的真實慘狀,讓我們知道亞瑟何以成為小丑,而不只是單純的邪惡,看到了我們才有可能更謙卑去面對這一切,讓注定的慘劇有個不一樣的結局。

真實的人生沒有炫麗的轉折而是漸漸找到平衡點

這讓我想起一個曾經輔導過的學生,當初會需要介入輔導,是因為他威脅要攻擊同學,在輔導過程中才知道這學生的背景,父母很早就過世,只剩下重病的阿嬤相依為命,他本身又有嚴重的精神疾病,需要固定服藥穩定症狀,家裡經濟來源都是靠各種補助;而這一天他因為精神疾病症狀,同學的嘲笑讓他壓抑的生活到了臨界點,因此生氣的反擊回去,看到他的處境,看著他懊悔的掉淚,這一刻說不出要他加油或是要努力克服困境的鬼話,因為假如我是他的話,我真的有辦法好好生活嗎?我對他說:「假如我是你的話,不會做得比你更好,但接下來我們可以一起面對,你可以不用再一個人苦撐著!」

接下來的故事,不是電影的情節,因為很多精神疾病就像高血壓、心臟病一樣,是終其一生要與它共處的,他漸漸的可以穩定上學,找到願意接納他的同學,但還是會受到精神疾病的折磨,還是擔憂未來該如何生存,沒有奇蹟發生,因為這是真實人生。

面對精神疾病或是逆境環境的個案,心理師的工作無法點石成金,但透過陪伴,有一個人可以陪著他面對人生的難關,讓他漸漸找到生活的平衡,依靠的不是華麗的晤談技巧,而是最平凡的關心、陪伴,這是我們每個人都有的超能力。

圖片來源:電影劇照

看電影談心裡-「82年生的金智英」真正的苦不是朝九晚五,而是無法做自己。

 

文/陳彥竹 諮商心理師

「82年生的金智英」這部電影,真的非常真實!短短兩小時,把我們成長經驗中,曾遭受到的性別歧視、傳統價值壓迫的經驗展現無遺;因為真實,所以有兩極化的評價,但絕對是一部發人省思的好片,而且要進入婚姻前建議把伴侶拉去看,這會是一個信念照妖鏡,在這部電影面前,我們將無所遁形。

受限於僵化傳統價值的父母對子女的愛可能是傷害。

相信有些人看完這部電影會感到不舒服,因為當我們原本堅信的價值被挑戰,甚至被指向為加害者時,會感到一種深層的不安,自然內心會有防衛機轉出現,跳出來指責、不以為然,試著用新的觀點解放自己去理解。

例如片中金智英的父親,在她被騷擾時,說出了經典的傷害性話語,「你為何裙子這麼短?」、「你為什麼不趕快逃走?」,在她畢業焦慮是否有工作時,對她說「妳就待在家裡然後嫁人就好!」,她的父親當然愛她,但這是人不知所措時僅有的反應方式。

父母或是長輩,與我們許多人一樣受限於僵化的傳統價值,在這樣的基礎上,因此表現出的關愛可能不符時代,甚至帶有傷害,我們都需要開放自己,學習接納新的觀點,我們都是生命的學生。

權力與地位掐住了我們的喉頭,讓我們說不出口!

片中的金智英當壓抑過多到難以承受的時候,會轉換不同人格來替代自己發言,例如用媽媽、奶奶的口吻來宣洩不滿,只能透過生病的方式,才能說出內心的真正想法,透過一個相對有地位的人,來為自己打抱不平,而不是用「自己」來表達;這是許多人成長以來的共同經驗,當我們的委屈來自於更有權力地位的對象時,真實心聲很難說出口,在學生時期是師長、大人、父母,成年後是主管、前輩、客戶等。

當我們生活中出現「理所當然」時,我們要特別注意,因為這常常是建立在有人被忽略甚至受傷害,我們不能忽略自身擁有的權力與地位,因為可能在無意中壓迫到他人,該被挑戰的應該是理所當然的霸權思維,尊重應當放在地位權力之前。

這不是一場「男女」對決,在僵化的價值面前,大家都是受害者。

若有人把這部電影視為一場「性別」的對決,倒也不意外,因為二元對立是社會的某一種樣貌,但從心理的角度來看,這是一個關於愛的故事,放下對錯的二元對立,我們才有機會更理解彼此的處境,才有可能挪動自己的位置,讓理解代替對立。

生理男性,永遠無法完全理解生理女性的感受,如同片孔劉扮演的先生,信誓旦旦的說「生個小孩,生活不會有太大的變化」。事實上男性無法理解的不只是社會、家庭對女性的壓迫,還包括懷孕時、分娩後女性身心的驟變,這都是女性獨有的生命體驗,但男性還是得試著理解,來縮小認知的差距。

近來關於性別意識的藝文作品越來越廣泛,我最近甚至透過美國亞裔脫口秀演員黃艾莉(Ali Wong),更理解女性懷孕生小孩的身體改變,還有在職場上的性別不公平。

這部電影呈現了女性在社會、成長過程中受到的壓迫,當傳統價值僵化到只剩非黑即白時,受害的其實不只女性,男性們也是受害者!這讓我想起一個案例,這是一個即將步入婚姻的男性,和伴侶交往多年,步入婚姻本來就是規劃內的事,但當面臨實際開銷時,他感到過多的壓力,我好奇的問他:「關於結婚開支的壓力,你有跟未婚妻討論過嗎?」他回應當然沒有,有肩膀的男人本來就該買好房子、買好鑽戒、準備好求婚驚喜、拍高品質的婚紗、訂有面子的婚宴場地,現實則是自己被龐大的支出壓得喘不過氣,卻礙於面子不好跟未婚妻說,他也被困在僵化的傳統價值裡無法自拔!

真正的苦是不能成為你自己,勇氣是第一帖藥。

片中最後金智英,在咖啡廳聽到路人的「媽蟲」的歧視對話,勇敢表達她的感受;心理師問她,勇敢表達是不是很痛快?她淡淡的說:「痛快談不上,不過感覺還不錯。」

生養孩子工作生活絕對是人生一大苦行,但最苦的不是這些柴米油鹽醬醋茶的生活,最苦的是我們不能成為我們自己,當人生的苦是有意義時,苦雖然還是苦,卻是我們甘願的選擇,傳統可以是一種生活方式的選擇,不應是理所當然的霸權!

真實人生不會有超級英雄相救,而且鼓起勇氣的表達,不一定能改變外在的世界,但絕對改變了自己的內在世界,我們才是自己的超級英雄!

圖片來源:車庫娛樂


看韓劇談心理「黎泰院Class」為什麼會有個人,在我心中如此耀眼的存在?

 

文/陳彥竹 諮商心理師

「黎泰院Class」是一部君子報仇十五年不晚的勵志型韓劇,雖然故事主軸以復仇為主,但男主角朴世路在劇中與兩位女角趙以瑞、吳秀娥的愛情故事,精彩程度不輸這個復仇歷程!

“你對我來說,總是如此耀眼!”這是劇中女配角吳秀娥喝醉後對男主角說的心底話,男主角的正直、堅定、說到做到的特質,讓她深深的著迷,在茫茫人海中,男主角就像太陽般耀眼的存在;雖然這是韓劇的超現實設定,但在我們的真實生活中,是不是也有一個人,對你來說是如此耀眼的存在?

愛情是為了追尋圓滿的自我

這個世界有70億的人,為什麼會有一個人會發光般的存在?詩人說這是緣分,法師說這是業力,心理學大師榮格可能會說:「是為了追尋圓滿的自我。

我們每個人的心靈世界,同時具有陽性與陰性這兩種質地相異的心靈能量,陽性的部分在光明面,是被我們看到、接受、了解的部分,相對來說有一部分不被看到、不被接受、不被了解的部分,就會成為我們的陰暗面,或是稱為我們的影子人格。於是當我們遇到了一個,有我們陰暗面特質的對象時,這個對象會閃閃發光的存在,和這個人結合會感到內在的圓滿,就像一個缺角的圓遇到缺角一樣。

對方身上的光芒可能是你內在投影出去的渴望

劇中女配角吳秀娥,成長的過程,使得她性格上比較自我,深知不表露真實的自己才是生存之道;而男主角則是性情中人,不吝於為他人付出,認定是對的事情就會堅持到底,這樣性格的差異,使得男主角在她心中一直是一個耀眼的存在,這兩人的性格如同兩個極端,加在一起卻有一個圓滿的圖像。

以下有雷,請注意!劇末女配角吳秀娥,雖然未如願的與男主角在一起,但做了一個人生很冒險的事情,蒐集了公司的不法証據,勇敢的站出來檢舉,這是她人生中很不一樣的行為,而這個行為背後的能量,就是她最欣賞男主角的正直與勇氣,其實她的內在一直都有這樣的能量,只是人生的經驗,讓她把這樣的自己越壓越深,最後和男主角的對話,她說:「我現在可以放心地過自己的人生了!」,像是與男主角無緣的感嘆,卻也像是對自己宣告,我也可以靠自己散發這個光芒。

感情是一段把自己找回來的旅程

這讓我想到一個真實案例,這個案例主角一直無法忘懷一個大學時期心儀的女孩,即便他們不曾交往過,即便他們已經畢業多年了,即便他們真實的交集只剩每年生日的訊息寒暄,但這個女孩在他心中就是如此耀眼的存在!沒有人可以理解,因為連他自己都覺得荒謬,關係隨著時間沖淡,心中的悸動卻只在他心中獨奏著。

因為這個女孩他開始喜歡獨立音樂,開始關注社會議題,他最欣賞女孩參與社會運動時的神情,這些是女孩在他心中的光芒。內容上就像一個人墜入愛河的思春呢喃,卻真切地描繪出他內在世界的光芒,這些同時是他對自己的期待。

於是當我們把焦點回到案例主角身上,聽他回顧這些年來的人生是如何活著,聽完後我心中跳出一個疑惑,我回應:「剛剛你在說這些年在投入的事情時,讓我有個聯想,你在做的事情好像女孩在你心中的光芒,你也有這樣感覺嗎?」也許有人會說,是女孩改變了他,或者也有一個可能,是他找回了自己!

心理學大師榮格曾說:「向外看是夢中人,向內探是清醒者。」戀愛中的人,把注意力都投注在外在的世界,因為外在發生的事情,所以我內在會如何如何,試著把焦點回到自己身上,從自己的內在世界去探尋,不再執著透過對方得到圓滿,而是回到自己,讓自己成為一個更完整的人。

圖片來源:劇照


看韓劇談心理「雖然是精神病但沒關係」-成為自己的勇氣 ByCHU修戀心理學

 

文/陳彥竹 諮商心理師

「雖然是精神病但沒關係」帶我們用一個新的視角去理解精神疾病的苦,同時帶我們去經歷該如何一步步面對過去的創傷,每一集都會有一個童話故事,透過童話故事的視角貫穿劇情,且透過寓意指引我們療癒的方向,雖然童話故事內容有時荒誕誇張,但仔細想想,真實人生的曲折離奇,才是童話故事發想的素材吧!

我們可能都是偽善者!因為這是我們的生存之道!

劇中男主角文剛太,從小生活的重心就是圍繞著需要被照顧的哥哥身上,即便自己內心渴望被媽媽重視,渴望自己也可以過平凡人的生活,但照顧哥哥是他一生難以放下的重責,只能壓抑著這些渴望,彷彿只有透過受傷犧牲才能存在,而女主角高文英直接說他是一個偽善者,這些犧牲奉獻的行為背後,根本不是這樣想。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可能是偽善者,在成長過程中,我們會透過重要他人的回應,來理解自己的所做所想是否正確,當這樣的習慣養成了,我們腦中彷彿出現一個自我監控系統,不用等別人的批評,自己就先在心中自責好幾回;偽善的背後是一種很深的內在心理需求,渴望自己是被認同的,渴望自己是被接納的,而成長過程中學習到,要滿足重要他人眼中期望的自己,才能真正地被接納,而這樣行為模式的背後,卻先犧牲了自我認同與自我接納,當我們將這寶貴的部分交付出去時,自我的價值同時由他人來定義。

我們心頭上的沈重枷鎖,是我們透過經驗創造出來的。

劇中各個角色都很喜歡問對方「你比較喜歡誰?」,好像在不停付出的同時,渴望得到對方的認可,渴望自己是最重要的那個人,這可能源自成長經驗中,孩子內在都有個渴望,在家庭中可以得到一個太陽的位置,周遭的人都可以圍繞著自己打轉,為了得到這樣的位子,奉獻全部的生命力量都在所不惜。

人的煩惱常來自於人際關係,我們透過周遭的人際關係中,形塑自我的存在,但有了關係的存在,就會出現比較,有比較就會有好壞之分;同時,因為有了關係的存在,就會出現不同的角色,就有每個角色該當如何的自我期待,這一切看似理所當然的真實,其實都是我們透過經驗創造出來的,代表我們可以創造出自己想要的真實。

逃避是因為缺乏勇氣,而勇氣得從面對開始

生命中的包袱有時很難輕易放下,尤其是小時候的創傷經驗,常常是終其一生與我們共存,劇中男主角和哥哥,就是因為小時候媽媽的猝逝,造成心理的創傷經驗,於是他們成年後因為要躲避蝴蝶的出現,所以只能四處飄居無定所,當我們還沒有足夠的勇氣去面對時,我們只能逃避。

而勇氣又該從哪來?其實,勇氣的滋長需要從面對開始,但這形成一個弔詭的迴圈,因為缺乏勇氣所以無法面對,而偏偏勇氣又得從面對開始,這其實並不衝突,因為逃避常被貼上一個負向的標籤,但逃避是一個正常的反應方式,偶而逃避並不會造成人生的厄運,「只能」逃避才會造成人生的困境!

克服了過去靈魂才會長大

這齣劇的第一個童話故事「啖食惡夢的少年」就告訴了我們,該如何面對內在的創傷,過去發生的事情不會改變,但不代表我們只能一直受過去所苦,而所謂的改變並非要我們一筆勾消的遺忘,事實上也無法做到,而是要穿過這些傷痛,這條路沒有捷徑,得靠自己一步一步走過去,起初會痛苦、會難受,可以休息一會兒,可以逃避一會兒,準備好了再繼續面對,而這段來來回回的歷程就是成長。

當我們試著開始面對傷痛時,這看似很微小的一步,卻是最關鍵的一步,我認為假如心理諮商會帶來改變的話,那改變的開始不是個案踏進諮商室的那一次晤談,而是個案決定要去諮商的那一剎,剎那者為一念,而這一念讓我們擁有成為自己的勇氣,我們不再只是社會角色或過去創傷的集合產物,我們是自己的主人。

圖片來源:劇照

看電影談心理「七月與安生」:真正的活著,需要看清自己的勇氣

 文:陳彥竹 諮商心理師

「七月與安生」這部電影,看完後心情有些五味雜陳,有人說這是一個渣男拆散閨蜜的狗血故事,或說這是一齣人生悲劇,這樣的形容都太過簡化,這部電影對我來說更像一杯重烘培咖啡,入口時苦澀濃郁,當適應了苦味,漸漸嚐到當中的層疊醇香,不會因此欣喜若狂,也無法簡單描繪,因為這是真實人生的滋味!

「不得已」的人生與「理所當然」的人生。

這部電影的主角是兩個性格相異的女孩,一個傳統乖巧,一個新潮叛逆,,在彼此交會的人生中,從對方生命中體驗到的完整,他們各自踩著對方的影子,由對方來滿足自己心底對於生命的盼望。

每個不得已的人生,都有個理所當然的人生,七月在一個傳統的家庭成長,一個乖女孩該有的她都沒少,我們沒有人可以選擇要出生在什麼地方,只能順著環境長大,七月理所當然的要過著這樣的人生,26歲結婚27歲生小孩30歲買房,彷彿未來的一切都安排好了,七月的人生是一眼看穿。

安生也有一個不得已的人生,破碎的家庭環境,沒有家的養分,同時也沒有家的束縛,一個飛行少年該有的她都沒缺,看似自由揮灑,其實一點也不自由,安生同樣有理所當然的人生,混吃蹭飯的過每一天,安生的人生只希望止於27歲。

有時我們的人生好像都不是自己選的,從出生的家庭、想念的科系、想做的工作,甚至想愛的人,成長過程中他人的期待、社會的期待,對我們有很大的影響力,而這個影響力未必會被我們自己知覺到,因為是如此的理所當然,等著在人生某個片刻,突然覺得自己受夠了,突然看清楚了這一切,原來過去都在過著不得已與理所當然的人生,當這樣的覺醒出現,我們很難繼續裝睡下去,假裝這些就是自己要的人生。

女孩子將來要習慣很多不舒服的事。

片中有段讓我印象深刻,在她們十三歲初識時,安生問開始穿著胸罩的七月會不會不舒服,七月回應:「當然不舒服,我媽說習慣就好,女孩子將來要習慣很多不舒服的事。」身為女性從小開始的刻板印象、不公平,這已經在許多電影電視作品一再提起,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因為這些被提起、被重視,但同時也是最辛苦的時代,因為這世界的荒謬之處被看到了,並不代表就能改變這世界。

七月的母親看清楚了這一切,但受限於時代、價值,無法逃脫這樣的枷鎖,只能將這人生的真相提前告訴這女孩,身為女性在這社會生活,有著許多辛苦在等著,殷殷盼盼進入婚姻,其實只是從一個家到另一個家,這條路傳統的康莊大道是辛苦的!但人生好像每一條路都是辛苦的,所以重點不是找一條不辛苦的路,而是選一條你要走的路,既然都苦,不如選自己想要的吧!

勇敢面對才有可能解放自己。

家明這個擾亂七月與安生的男人,像是一場人生試驗中的關鍵催化劑,他的出現他的搖擺,讓三個人張力有餘幸福不足,不能靠近卻又始終走不開,有人說他很渣,但生命總會遇到這樣的人,讓我們有機會更明白自己。

後來七月對安生的攤牌,一股腦地將多年的壓抑爆發。情緒的爆發可能傷人傷己,卻是真實的感受,她老早就發現男友與閨蜜之間的情慾暗流,但她忍住不提起,或許只是沒有勇氣去面對;她不喜歡一眼看穿的人生,她忍住不改變,可能只是沒有勇氣去挑戰。於是她隱忍、壓抑,以為人生透過退讓,就可以得到想要的人生。

當我們無法拒絕別人,同時在拒絕自己,時間久了漸漸不知道自己是誰,自己喜歡什麼,甚至不確定自己的感覺,這個時候生氣這個情緒,像是扭轉人生的關鍵,讓我們有力量去面對,用行動去爭取自己想要的。

原來把想說的話說出來會如此舒暢。

這讓我想起一個真實案例,這個案例主角是一個出生在重男輕女的傳統家庭,工作上非常優秀的女孩,這些年努力的動力,是希望得到父親的認同,父親看重的不是她工作上的表現,而是時間到了該結婚的傳統,因此無論她再怎麼努力,都無法讓父親滿意,這讓她感到挫折失望難過。

在一次假期返家時,父親再次嚴厲的批評她的不願意結婚,甚至氣得要趕她回自己家,以往她的反應都是什麼都不說哭著離開,好像人生有個劇本等著她演出,這一次她生氣的反擊:「我只是現在沒有要結婚,不代表我一輩子不結婚,我不是你們心中理想的女兒,你也不是我心中理想的父親,我已經不想改變你們,同時也不想被你改變,我們都做我們自己就好!」這一次的脫稿演出,父親的表情滿是驚訝,卻也沒再多說,雖然美好的假期還是起了衝突,但她當時的表情,卻是堅定且輕鬆的,她說:「原來,把想說的說出來,心理會這麼舒暢!」。

面對自己生氣的情緒,不是要我們衝動行事,反而是透過這強烈的情緒能量,回頭理解自己的世界發生了什麼事,當我們越理解自己,越能知道自己的人生被什麼捆綁著,無論是傳統價值、對父母或社會的期待等,當我們看清楚了,選擇會跟著出現,所謂的選擇未必一定要脫離原本的人生軌道,有時選擇是一種內在自我的覺醒,此時即便我們做出一個和過去一樣的選擇時,內在的感覺卻完全不一樣,因為這已經跳脫不得已的人生,當我們可以選擇時,人生不再一眼看穿,此時才是真正的活著!

圖片來源:電影劇照

2021年9月17日 星期五

尊重孩子的身體界線

鄒孟栩 諮商心理師




孩子的出現總是萬眾矚目、心花怒放,讓叔叔阿姨爺爺奶奶們都想親近一下,爸媽們大部分也都會自然地告訴孩子給長輩們抱抱、親親,靠近一下,如果孩子不願意也會稍稍勸戒孩子讓步一下。以下的場景應該很熟悉:


長輩 :「啊~你家寶貝好可愛喔~」

父母 :

「寶貝快謝謝阿姨,給阿姨抱一下,親親阿姨一下」

「叔叔剛到這裡-給他一個大大的擁抱!」

「阿姨給你一個玩具耶,去給她一個親親吧 ! 」


但根據衛生福利部資料統計,近5年來性侵案件每年平均1萬5380件。去年,18歲以下的受害者佔62%,加害人與被害人為相識關係逾9成,而在6歲以下兒童性侵案件中,更有高達47%的加害者和受害兒童有血緣關係。我們期待自己的孩子親切可人,卻也期待孩子知道如何保護自己。現代婦女基金會多年來持續推廣「only YES means YES」表示「任何性行為都應建立在相互尊重,彼此同意的基礎上。對於性主動者而言,有責任取得對方清楚的同意;若不確定時就要發問,以確保獲得對方的同意。受邀的另一方有權利行使自己的「性同意權」,只要沒有積極同意性行為,或表示不確定,或是無法表達時,都不等同於願意發生性行為,因此性主動者貿然發動強勢的性行為都可能造成性侵害」。而身體的接觸也是性的一部分,即使是單純的擁抱與親吻,每個人都擁有自己的身體界線與權利,尊重與取得對方的意願,是一種基本的尊重。


發展心理學家Andrea Bastiani Archibald博士說:「身體同意權的概念可能看起來很成熟,就像與孩子無關的東西,但是女孩在學習設立身體界限的年齡時會吸取教訓並期望他們一生受到尊重,並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影響她對自己和身體的感覺。另外,可悲的是,我們知道有些成年人會傷害兒童,早日教導女兒身體同意權的知識,可以幫助她了解自己的權利,知道何時會越界,以及何時要尋求幫助。」


蔡英文總統在一次活動中遇到一位母親請求總統在女兒衣服上簽名留念,蔡總統微笑說:「這要她同意啊,她同意嗎?」家長此時俯身徵詢女兒意見,小女童點頭示意可以,家長向總統回覆女兒意願。當蔡總統蹲下與小女童互動時,她再次徵詢女童意願,問女童是否同意讓她在衣服上簽名,女童又再次點頭,蔡總統繼續詢問她願意讓自己在衣服的何處簽名,小女童用手指著肩膀處,蔡總統這才將名字簽上去。


CNN 製片人Katia Hetter在文章《I don’t own my child’s body》針對自己女兒的身體權表示 :「她沒有必要,也不必因為我怎麼說就擁抱或親吻任何人,甚至我也不必這麼做。我不會因為是她的母親就凌駕自己的孩子,讓她需要去親近她選擇不想接親近的人。我認為她的身體是她自己的,而不是我的。女兒的身體不屬於她的父母,叔叔和阿姨,學校老師或足球教練。儘管她必須尊重他人,但不必付出身體上的感情來取悅他們。她越早了解自己的所有權和對自己身體的責任,對她就越好。」


孩子在面對大人時沒有反抗的力量,當面對大人們的親密要求心裡是非常茫然、恐懼的。孩子可能不懂得如何拒絕,而是以拒絕、掙扎、哭鬧、面無表情、掉頭就跑等舉動表達,他們想讓大人知道:我不舒服!我不願意!這時候如果再強迫孩子接受,等於告訴孩子:「你的那些感受,不算什麼!」「你不能自己做主,要聽大人的話。」


下次再要求孩子之前,先想想自己喜歡被強迫擁抱與親吻嗎? 其實不管別人有沒有惡意,只要是自己感到不舒服的身體接觸與距離,都要表達出來,任何情況下都不誇張,也不用感到抱歉與羞恥——這是每一個人對自己身體的權利!當然孩子已擁有自己身體的權利。而父母必須要尊重。


而成年的你曾經有「自己的身體,不是自己的」這樣的經驗嗎?  還記得自己當時的情緒感受嗎?  驚恐、害怕、恐懼、不知所措……..我們的身體是寶貝的,是有自己喜歡被對待的方式的。我們的身體有自己喜歡的距離,有想要親近的對象,這些都需要被尊重,不能被勉強。但現實生活中,身體受到傷害的經驗很多,這些傷都需要被療癒,都需要被說出來。如果您曾經有類似的經驗,請不要暗自落淚。讓自己勇敢的說出來,給自己一個療育的機會。


 


參考資料

1. Reminder: She Doesn’t Owe Anyone a Hug. Not Even at the Holidays.

2. I Don't Own My Child's Body

3. 現代婦女基金會-沒有同意,就是性侵

https://www.38.org.tw/initiative3.asp?p_kind2=only%20YES%20means%20YES


他們告訴我:「家的完整是女人最大的幸福!?」

鄒孟栩諮商心理師


「我這麼多年都對家庭付出,我幫他把家裡弄得那麼好。小孩也都長大了,他現在怎麼可以這樣對我! 」

「你知道嗎? 我好恨喔! 他對她對她講話都是濃情密意的話,卻從來沒有這樣對待我。我是他的老婆耶,結婚那麼多年,我那麼努力,他到底為什麼要這樣對待我…」

「我要給那女人好看,我要報復我先生,我要讓它們也嘗嘗我的痛苦」

「我真的不能接受他有女人,我覺得他好髒。我不准他碰我,但他也不可以找外面的女人。」

「但我不能離婚,我努力的這麼多年,一旦離婚外面那個女人就可以整碗捧去了。」

「我都是家庭主婦,離婚了我怎麼辦。」

「小時候我阿嬤說女人就是要結婚,不然沒有價值。」

「 小時候我媽說男人外遇不要離婚,最終他還是你的。」

「如果我離婚了,那我死了要葬在哪裡? 我又不能葬在我家,我已經嫁出來了,難道要變成孤魂野鬼嗎? 」

「我好難過,好痛苦,我好恨。我不知道要怎麼活下去了…」



也許因為工作環境的緣故,聽到不少遭遇先生外遇的中年女人哭訴著、咆嘯著說著撕心肺裂的痛,她們不斷的說、反覆地說,帶著強烈的焦慮、不安,憤怒與悲傷。畢竟,共枕多年、共同建立起家的另一半,在辛苦多年好不容易可以開始享福的時候發現了他的背叛,心碎與震驚是難以言喻的。婚姻中的外遇沒有年齡限制,面對先生外遇的心碎與震驚也皆是如此。只是,在2019年討論伴侶外遇是否要離婚,你可以聽到「老娘沒有你可以活得更好!」「離開不適合,尋找下一段幸福!」「你應該為婚姻設下停損點。」社會開始能夠更多元與開放的討論婚姻的意義與價值,婚姻不再像是人生的充分必需,個人的價值也不再那麼因婚姻的去留而影響,即使還有非常多進步的空間,這樣的轉變也值得嘉許了。


不過,即使現在社會比較多元了,依然有一些女人在面對婚變痛苦時,夾雜著更多的糾結與恐懼:心碎著自己一輩子為家庭與丈夫的貢獻被踐踏、悲憤著先生對自己的拋棄與背叛,懷疑自己到底是不是一個好太太,指責是否自己哪裡不夠好,懼怕選擇離婚會被瞧不起、被恥笑、死無葬身之地,出於對家與孩子的愛堅毅地繼續維持著完整。這些女人可能就是街訪的尋常阿姨婆婆們,她們很能幹、顧家、吃苦耐勞,閩南人用「油麻菜籽」比喻女人的命運,說他們像油麻菜籽一樣隨風飄散,落到哪裡長到哪裡。「嫁雞隨雞、嫁狗隨狗」這些女人彰顯了社會對於女人的傳統期待,他們有的很會安排生活,公園的聊天、里民的卡拉OK、姊妹的出遊。有的除了家庭還將自己的事業經營的有聲有色。他們的生命也不僅限於家庭,一樣是過得多采多姿。只是聽著他們的故事會發現 : 精彩充實的生活也還是建立在不太幸福與不太快樂的婚姻上,即使自己可以過的不錯,它們依然會疑惑如果離婚了、自由了。那我是誰?我要怎麼生活?




社會告訴女人要付出才有價值,卻沒有教女人怎麼愛自己

1949年,西蒙.波娃在《第二性》中提到「女人是形成的,不是生成的」(One is not born, but rather becomes, a woman.),意思是沒有天生的女人氣質或宿命,因為女人和所有人一樣生出來就是自由而獨立的存在,但社會卻形成女人在這世界上次等的、不得不採取的「他者」的身份。


最近熱播的《俗女養成記》主角陳嘉玲的阿嬤「月英」心直口快、活潑有朝氣,從小爸媽叫她阿月,朋友叫她月英,結婚後,她被冠了父姓,成了「陳李月英」。妻冠夫姓本身是一種歷史演變下的產物,意謂夫權婚姻的強大,妻子只能是丈夫的從屬物,必須以夫為天、母憑子貴。在生命的尾末她對孫女說 : 「外面的人都叫我陳太太,要不然就是叫我老闆娘、醫生娘,最後卻變頭家嬤,也有人叫我陳媽媽。家裡面他們叫我媽媽,你們叫我阿嬤。我也好久沒聽到我自己的名字了。」月英出生的時候也是一個自由與獨立的孩子,但因為他是女孩、家庭、社會會逐漸讓他知道:「女孩子應該要有的樣子」例如他學習到「你如果太早被男人睡,就會像這顆釋迦一樣,爛糊糊的,沒價值。」然後再把這樣的價值觀教導給小孫女。然後某種社會期待的女人樣貌就這樣一代一代被形成下去。


所以當過往的社會教導女人相夫教子是人生最重要的事情,在2019年的現在你告訴這些女人: 「你要愛自己!查某人嘛要有自己的願望」這些女人根本不懂「愛自己」是什麼!沒有人教他們可以為自己做什麼,更多的是告訴女人們:「你們要為先生、小孩、夫家做些什麼,如果做到了就會家庭和樂、夫妻美滿、和孫滿堂。這就是幸福,這就是價值。」當社會如此單一的看待女人,女人們也就養成了這樣看待自己,所以當一切沒有達到標準的期待,幸福也崩解了,但其實這些價值觀都可以是一種缺乏彈性的-「非理性信念」




缺乏彈性的女人價值-造就不快樂的女人

美國臨床心理學家艾利斯(Albert Ellis,1913-2007)認為:「許多「問題」其實是我們自己「想」出來的。」這句話本身並不公平,因為,想法的形成本身就與社會文化、家庭教育息息相關,這些也都會影響個人思考的慣性模式。例如:當家人都認為「離婚的女人沒價值」生在這家的女兒在婚姻遇到困難時,面對離婚難道不會有糾結與複雜的心情、想法嗎?


但「非理性信念」強調我們之所以在生活中感到煩惱、困頓,追根究柢,很多時候是因為個人思考事情的慣性模式,使得自己陷入痛苦的情緒裡。當女人被教導「家庭完整女人才有價值」如此「必須」、「絕對」的想法,都會讓女人們不自覺陷入一種「非黑即白」、「全有/全無」的錯誤邏輯裡。而且被這價值觀餵養的女人們,在成長過程中學習這些信念,潛移默化下佔據與僵化了他們的思考模式,然後再遇到不符合社會期待的困境時,這樣的思考模式將原本無害的事情想成了嚴重的、負向的、毫無希望的結果,接著令自己感受到痛苦、憤怒或無望等情緒。


僵化的想法與價值觀要改變需要花費好大的力氣,從來不知道也不熟悉「如何愛自己」的女人們,在面臨困難、痛苦時,如果旁人只是不斷的告訴他們要多為自己著想、要放下、要多愛自己,這可能並不是安慰,也不是一種同理,因為這些對他們而言真的好遠、好陌生。她們的痛苦不完全是自己造成的,當社會繼續教導女性「要付出才有價值」、「女人一定要結婚」、「女人生子生命才完整」那痛苦的女人們依然會存在的


你被性侵自己要負責-談性侵害迷思

鄒孟栩諮商心理師


性侵害是自古以來的一種人類暴行,這樣的暴行從來沒有因為文明的先進、科技的進步而消失,甚至受害者除了要面對遭到這侵犯行為本身的痛苦以外,

還要面對更多社會文化加諸給他們的標籤與嫌棄,這些都會造成受害者的二度傷害。但詭異的是人類還有其他的暴行,例如: 屠殺、搶劫等,為什麼這些受害者是被憐憫與關心,

但性侵害的受害者就需要面對社會的檢討與撻伐呢? 在此筆者整理出一些社會對於性侵害的迷思的文獻,讓我們一起來思考如何能夠破解並改變這扭曲的思維。

Burt (1991)是最早提出性侵害迷思 (rape Myth) 概念的學者,此概念是指社會上流傳的關於性侵害事件的成因、性侵害加害者以及受害者特質的錯誤觀念。

性侵害迷思的研究概括出性侵害迷思的本質可分為 (1) 對性侵害行為的合理化。(2)性侵害後果的淡化。(3) 對受害者的責難。(4) 對性侵害宣稱的懷疑。 

(5) 對加害者的寬容性。以下分別加以說明:


1.對性侵害行為的合理化

社會普遍認為受到性侵害的女性本身穿著暴露、言行不檢點或是不小心,才會招致這樣的事情。這樣的說法透露出的價值觀是「好女孩部會被性侵害,壞女孩才會被性侵害」這樣的的迷思不僅淡化了父權文化下的男性暴力機制,且加強了受害女性的自責心態,讓受害者更是無法揭露事實、向外求援,在認知上會告訴自己「是我的錯」,但是情感上卻很難說服自己。


2.性侵害後果的淡化


此類迷思的運作方式在於否認性侵害中暴力、威脅生命的本質。在多數父權社會中,女性的價值在於其身體與性的排他性,如果受害者已經有過性經驗或是曾對伴侶不忠,則性侵害對他而言就沒有傷害性可言。另外,如果受害者的身上沒有遭受攻擊的痕跡,或沒有明顯的抗拒證明,則很難讓人相信性侵害的暴力曾經存在。


整理國外學者的研究表示性侵害是父權制度的秘方,性侵害的意義與「女性是財產」這個觀念是連結在一起的,而性有時候是父權制度下,男性對女性的虐待儀式,例如:非洲女性所實行的割禮。性侵害是社會控制、支配女性的主要力量,利用女性對性侵害的恐懼,來強化女性需要男性保護,以免受到其他男人的傷害。


 3.對受害者的責難


性侵害常被視為一種性關係的問題,被解釋為欲念被誘導所導致的,或者任發生性侵害的原因是因為男性受到女性所引誘,甚至認為只有行為不檢點的女性才會被性侵害等。許多流傳於民間的諺語也反應出了性侵害迷思,例如:「一個巴掌拍不響」、「若針不是靜止不動,線如何穿入」、「女人即使裙子掀開,也比男人褲子退到一半,行動自如」。


此類觀點假設,一個健康的女性,若他不想被性侵害,他絕對可以逃脫的。尤其加害者是熟識的人。此觀點引伸出的迷思像是:「女人喜歡男性暴力」、「男人的暴力可以刺激與引發女性的欲望」等。這類的觀點對於男性的暴力犯行完全避談,卻將所有的罪過推到女性身上,充分突顯出父權社會中男女兩性互動中性別權力的差異,女性對於男性的抗拒不僅被漠視,甚至被扭曲解讀為「女人說不只是故作矜持,其實內心是想要的,女人想要被性侵犯。Cathy Winkler 在所著文章《強暴是社會性謀殺——一名人類學家的自白》中描述被性侵害時,因為加害者有危害到她生命危險的可能,所以她表面上須要配合加害者,以避免自己被殺害,雖然她表面配合,但內心卻十分清楚得知道自己是不願意發生這段性關係的。


Russellh在著作《危險關係:色情、污蔑女性與強暴》中說明色情與性暴力的關係上,色情本身的製造就牽涉,或甚至須要性暴力的存在。以此表明色情與性暴力間密不可分的關係,他也認為色情會產生性侵害迷思,在文中提到「如果男人相信女人喜歡被性侵害,並從中得到性滿足,那麼他們的認定便會降低其內心對性侵害的抑制與遣責。」而在任何色情的相關品中出現的女性喜歡被性侵害,或類似的性舉動,這樣的形象都會誤導社會大眾接受這樣的性侵害迷思。


4.對性侵害宣稱的懷疑

性侵害事件的新聞報導中,經常可以發現報導者作出:「不知是否自導自演」、「真的是性侵害發生,還是價碼談不攏,事後反悔」等文字,暗示控訴者是有目的,將性侵害作為要脅的手段。有些家人無法認同專業人員,認為他們是破壞家庭和諧的兇手,因為他們幫受害者洗腦,受害者才會背叛家人,反過來對加害者提告或者鬧的整個家庭不安寧,這些都是專業人員造成的。在這樣的案例中也間接的懷疑了受害者遭受到性侵害的事實。


5.對加害者的寬容性


有時候社會尤其會認為加害者是情有可源的,或是因為其他因素誤會造成的。例如:「會不會是因為你們都喝酒了」、「他是你前男友,算了吧!」、「加害者是因為無法控制性欲才會性侵害女性」……尤其中國的社會講求寬恕,反應在性侵害事件上,經常可以聽到要求受害者原諒加害者的聲音,因為冤冤相報何時了,此讓受害者感覺到混亂與困惑,好像自己如果無法原諒加害者,就變成了一個無法寬恕他人的人,成為指責的對象。在父權的壓迫下,受害者成為必須為性暴力負責、把關的客體,他可能是施暴者眼中女性集體責任的替代性懲罰物件。所以性侵害受害者不僅遭到肉體及身體完整性的傷害或脅迫,更因為涉及社會文化對性的禁忌,和對受害者及加害者的迷思之多重束腹下,致使性侵害受害者將此創傷視為不可告人的秘密,或再度的貶抑自己。


Luo(2000)以文化的視野來看中華文化中的性侵害性受害者,發現創傷症狀與西方多所類似,然而中華文化中的受害者特有的創傷,即為失去貞操的羞恥感,覺得會影響家族榮譽,造成罪惡感。華文文化中性侵害受愛害者的特殊創傷是因為文化的建構,如:華人文化中過度強調性侵害的性成分、對女性貞操的文化膜拜、對家庭榮譽的重視、都造成性侵害受害者特有的創傷。




我們需要改變!


受害者貞操的重要性遠超過受害者的生命。而我們需要把對性侵害的痛恨建立在不帶貞操含意而只伸張個人權利的基礎上。從此,性侵害之所以可恨,不再是因為它毀壞女人的名節,不再是因為它造成一生的傷害,而是因為它侵犯個人的身體主權,違反了個人的空間權利,不管加害者和倖存者之間有什麼樣的關係、性別、年齡,侵犯都是一樣可恨的,都是要被撻伐的。任何對於性侵害的譴責都不必再勾連性的汙名,對性侵害的控訴不必再同時汙名受害者,相反的,討回公道將是為了強化個人的主權和力量。


性侵害迷思帶來的後果是,當個人的迷思越強,其對性侵害的定義就越窄,這些態度形成一個責怪受害者的迴圈。文化增強行為,行為再增強文化,建構似是而非的真實,否認倖存者的遭遇,使倖存者的處境愈形艱難。受害者在認識到侵害經驗的意義為何時,也在無形中接觸、甚至內化社會文化對性侵害創傷的建構:受害者所體認到的性侵害,是在專業權力論述下的建構,以及來自傳媒的建構,後者尤其表社會文化對於性侵害一事的普羅定義。在此認識過程中,受害者不僅在認知層面意識到自己的遭遇為何,也在此認知的指稱(naming)過程中,同時接收了文化建構中,屬於受害者的自責、羞愧與恐懼。


性侵害迷思參雜著許多社會大眾對於性侵害的錯誤概念,對於社會的整體影響有三大不良影響:(1) 性侵害迷思為性侵害行為合理化,默許性侵害行為的發生,並間接鼓勵男性採用暴力。(2) 性侵害迷思影響司法程式的運作及執法人的心態,導致倖存者恐懼『二度創傷』而放棄尋求司法公義。(3) 性侵害迷思流傳久遠,受社會大眾所內化,因此倖存者外則四面楚歌,內則自責自棄,嚴重阻礙受暴創傷的心理。



參考資料

1. 朱育恩 (2009),童年期性侵害倖存者對其重要他人自我揭露的心理歷程之研究,淡江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碩士班,臺灣,臺北

2. 潘琴葳 (2005),兒時性侵害倖存女性之愛情經驗,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系教育心理與輔導組碩士論文,臺灣,臺北

3. 王瑞香 (2000) 基進女性主義-女性解放的根本契機,顧燕翎 (1996),《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臺灣,女書文化出版社。

4. 鄔佩麗(1999),性侵害被害人心理重建輔導人員訓練方案發展研究,內政部性侵害防治委員會委託研究報告,臺灣,臺北。

5. 羅燦煐(1995) ,強暴迷思與兩性平等,謝臥龍主編,《兩性、文化與社會》,臺北,心理

6. 羅燦煐 (1999) ,性別暴力與性別歧視,載于王雅各(主編),性屬關係:性與社會、建構。臺北:心理出版社。

7. 顧燕翎、鄭至慧 (1999),《女性主義理經典》,臺北,女書文化出版

在家沒隱私,我要怎麼建立自己的界限?

 

 

鄒孟栩諮商心理師


近日收到一封心苦人投書:


最近正在坐月子,但坐月子的生活真的好辛苦!會有很多親友來家裡拜訪,長輩們時常沒有問過我,甚至沒有敲門就直接進房看孩子,這很干擾我的休息與隱私,因為曾經我還在換衣服他們就進來了,讓我很困擾。我跟老公說,老公也覺得長輩的行為非常不妥當,但他實在不知道怎麼與他們溝通,因為他說從小家裡就這樣。最後只跟我說:「我代替他們跟你道歉吧! 沒辦法!他們是長輩。你就不要太計較了」我知道他們是長輩,溝通了他們會有心情,而老公跟我道歉之後,讓我覺得自己在計較實在很為難他,但是那種盯著看的眼神像是惡夢一樣不斷盤旋在我腦海裡,我沒有辦法忘懷,我應該如何是好?怎麼樣才能讓自己不那麼愛計較?


親愛的投書者,您好:


當媽媽真的是女人生命中很重大的轉變,透過您的文字感受到在母親角色當中的辛苦,同時要面對旁人不一樣的生活習慣所帶來的不適與壓力。感覺到重重的疲憊感和矛盾的心情。您提到長輩「沒經由你的同意,就直接進入房間看孫子」讓你感覺好不舒服。即使老公代替道歉了,被盯著看的眼神依舊盤旋腦海,揮之不去。聽起來你經驗自己的「心理界限」與「身體界限」(body boundary),被跨越的不逾越經驗。



「心理界限」或稱「界限」(Psychological Boundaries/Person Boundaries) 界限表示一個標記個人限制一條無形的邊界。心理界限代表了個人尊嚴。當有人說:「你只是越過一條線」時,我們談論的就是一種心理極限,代表著不會導致情緒傷害的行為和會導致情緒傷害的行為之間的區別。心理界限為什麼重要呢? 界限的存在為了建立健康的關係,每個人必須有屬於自己的界限。心理界限很重要,因為它們傳達了你希望如何對待的基本準則。讓身邊的人知道要用怎樣的態度與方式與你舒服的相處。在《心理界限》一書中提到


「界限,就是什麼可以,什麼不可以。」


沒錯! 界限就是這麼簡單了意思,當中包含了對人尊重的態度。「心理界限」是非常獨特的、每個人都不一樣的,個人界限的設立當然與過往的經驗有關係,當然界限是可以調整的,不一定是僵化在那邊死板板的一條線。只是在華人的文化當中對於自己或他人的心理界限不一定那麼在意,也沒有時常被討論,所以很多人其實沒有發現它的存在,在界限被跨越的時候有感覺很不舒服。


「心理界限是看不見的,但並非不存在。當你的界限被侵犯時,你會有一種被人在胸口重重掄一拳的感覺。」-《心理界限》


從你的描述中感覺你是一個期待有自己隱私空間的人,期待長輩進房看孫子可以先詢問你是否方便,進門前也需要敲敲門告知你。不知道你是否認真的想過自己還有哪些界限呢? 設立好自己的界限就像是在迷途中幫自己找到定位,不管你的想法是什麼,清楚什麼是自己想要的,可以更穩定你的內心,回到關係裡也知道溝通的方向。例如 : 在門間的時候就鎖門,讓長輩理解鎖門是需要有自己的空間,讓自己好好休息,並不是隔絕他們探望孫子。




那麼要如何在關係中建立起自己的界限呢? 以下提供一些方法 :


1. 寫下你的界限-當你先理解自己的界限在哪裡,你也就更清楚自己什麼原因不舒服,以及告訴他人可以怎麼做。

2. 關注你的感受,並願意向他人表達。

3. 有些時候需要直接你的界限-有時候婉轉的表達他人不容易理解,那時有禮貌的直接表達是必須的。

4. 告訴自己不必愧疚。

5. 練習自我覺察-自我覺察可以協助你知道自己的界限在哪,以及情緒的變化。

6.反思自己過去沒有界限的原因,並在訂下可以調整的地方。

7.學習照顧自己-在面對他人的不解時,你需要照顧自己的身心。然後堅持下去。

8.尋求支持你的資源與人。

9.保持有自信-當相信與尊重自己的界限時,逐漸的他人也會開始尊重你。

10.從小的界限開始學習建立-一切都從小地方開始,透過練習逐漸養成重視自我界限的習慣。


當然文中你也提到先生已經代替長輩道歉了,可是你心理不舒服的感覺與被盯著看的畫面依然存在,只是好像不放下很不識大體,且會增加家人互動的糾結。這些讓你的心情好糾結,好不知所措。不知道如果要提出自己的界限是否會帶給你罪惡感呢? 或擔心自己好自私、不在乎先生與長輩們的感受? 在台灣的文化中強調「忍讓」的重要,以為在關係中忍讓是維持關係圓融和諧的方式,以為忽略自己的感受衝突就會減少,但其實當你在「忍」的時候只是種下了某一天累積已久的壓力爆發的導火線而已。「忍讓」,通常伴隨而來的不是更多的「尊重」或「互惠」,而是越來越多的「不得不」與「勉強」,當心理的意願沒有被重視時,你的內在只會更加的委屈與生氣。


界限的重要除了心理界限之外,還有所謂的「身體界限」(Body Boundaries) 指的是每個人能夠忍受別人碰觸的限度。它會因對象、時間、年齡、性別的不同而有所改變,但都由每個人自己決定。自己訂定自己喜歡與需要的身體界限是身體自主權的一種表現,每個人的身體界限是不相同的,每個人可以根據自己的個性及成長背景,自定自己特有的身體界線;每個人也不可以質疑別人身體界限的尺度,尊重別人的身體界線,是一切尊重的基礎。當身體界限被莫名跨越的時候也都會有程度不等的心情反應。而且身體界限大致可以分為三區:禁區、敏感區、公開區。禁區,如:胸部、生殖器官、臀部、大腿。只有自己和非常親密的對象可以碰觸,不同的區域都會有特殊的人才可以觸碰的,而且每個人不一樣。

另外,身體界線不只是指身體的接觸,還包括感覺。像帶有「性意味」的語言,或噪音,就是侵犯到聽到的人的「聽覺界線」;沒有得到別人的同意,就展示黃色圖片或不雅的動作,就是侵犯到別人的「視覺界線」。


文中您提到老公已經代替長輩向你道歉了,可是你心理不舒服的感覺與當時的畫面依然存在,可是不放下似乎很不識大體,且會增加家人互動的糾結。這些讓您的心情好糾結,好不知所措。這邊我想跟您說:


「 明白自己的身體界限是很重要的,所以其實您不喜歡被跨越身體界限,並感到不舒服也是您很真實的感受與想法,面對這些感受的時候不需要自責與愧疚。反而更要好好的呵護與照顧自己。」


那要怎麼照顧自己呢? 那當負面的畫面出現在腦袋中時,怎麼辦呢? 這邊提供一些小方法讓你在這些時候照顧自己,你可以 :

 放慢自己的呼吸與動作。

 轉移注意力,例如:移動身體,感受腳踏地板的感覺,或起身去喝杯水。

 安撫自己,這只是「記憶」,關注目前令你感到安全的環境或人、事、物上。例如:提醒自己:「我現在正在甚麼地方,是安全的」、抱抱自己的安心小物,抱抱自己、觸摸自己的肌膚,給自己的身體愛。


懂得設立自己的界限,是一種保護自己與愛自己的方式。有界限不代表自私,不代表對他人冷漠。只是因為豎立界限在台灣人的關係中並不是習慣的事情,的確一開始遭受一些衝突。此時,「溫柔的堅持」是必要的,當然在表達界限時候保持「有調整的彈性」(但這樣的調整需要是你自己也可接受的喔!) 也可以緩解衝突的張力。


「忍讓」是一種美德與良善,然而必要時的強悍,是保護自己、讓別人珍惜自己的方式。



參考資料:

黃素菲 《人際溝通》,2007,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楊嘉玲 《心理界限-尊重自己的意願,3個練習設立「心理界限」,重拾完整自我》,2017,采實文化。

展心復原中心,http://freedomheart.38.org.tw/home/about_recovery

Margarita Tartakovsky, M.S., 10 Way to Build and Preserve Better Boundaries, 2018, Psych Central.

圖片來源: https://unsplash.com/


 

離婚之後,我依然愛你




鄒孟栩 諮商心理師

曾經轟動全世界的韓國藝人夫妻本周正式解除了夫妻關係,走上紅毯那一端時,他們的笑容都很美。除了因為藝人的光環讓他們的婚姻被稱為童話,為人稱羨之外,我相信他們真實的婚姻也與大部分婚姻相似當中有愛、有磨合、有衝突。在牽手踏上紅毯,為彼此戴上幸福的戒,相許承諾之時,沒有一對夫妻會想到某一天我們會走上婚姻的終點,沒想到有一天我們會踏上法院的階梯,簽下離婚協議書。

離婚其實是一條漫長的路......

婚姻相處是細水長流的,在決定離婚,甚至到簽字的那一天之前,關係中必定發生了很多事情,也許一觸即發,也許長久累積,導致了離婚的果。Clapp(1992)認為離婚者其實在正式解除婚姻關係之前(Preseparation),夫妻彼此就已經因為對於婚姻的不滿產生了想要離婚的想法,直到正式提出並簽字離婚,以及後續面對新生活的調適,稱之為離婚歷程的三個階段 :

離婚之前階段(Preseparation): 我們的婚姻怎麼了?

在這個階段每段婚姻的時間都不一樣,有的可能兩三天,有的可能好幾十年。關係可能長期不穩定,或是像海浪一般時而平靜時而波動。婚姻中的波折不是短時間造成的,是經年累月的積累,期間夫妻兩人爭吵、不滿、失望、悲傷、生氣、心碎、憂慮,沮喪,心情的波動如同關係的波瀾,也許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也許某一方或雙方都曾經振作努力期待修復裂痕,只是漸漸的彼此累了,激情與愛、親密與承諾從滿格消耗到見底。分離似乎成為一種常常想到的解決辦法。從想法到行動也可能經歷掙扎、猶豫、不捨,離婚之前猶豫不決的階段,是離婚過程中最難受和最傷痛的時期。猶疑的過程令人痛苦,但即使做出了決定,離婚的痛依然很強烈。畢竟婚姻再怎麼不堪,它都是一段獨特的關係,Sternberg(1986)提出愛情三元論,指愛情包含激情、親密、承諾此三元素。當三種愛元素都具足稱呼為「完美之愛」(Consummate love) 代表著人們所嚮往的理想關係。婚姻被視為愛情的開花結果,長跑多年的戀人最終進入禮堂總是得到眾人的祝福,似乎婚姻更襯托了愛情三元素的全有。彭佳慧《走在紅毯那一天》唱到「走在紅毯那一天,矇上白紗的臉,微笑中流下的眼淚一定很美。走在紅毯那一天,帶上幸福的戒,有個人廝守到永遠,是一生所願。」婚姻是許多人生命的憧憬,這樣令人嚮往的關係邁向終結的痛,真的很痛也很苦。

 

 

但當婚姻已經邁向死寂,簽字離婚已成為事實,離婚之後離婚者需要面對生活的改變與需要新的適應,也是一條漫漫長路,Clapp分為兩個階段:


轉變-再建構階段(Transition-restructuring): 從痛苦到適應

這個階段一般平均持續兩年的時間。在離婚事件發生後,個體所經歷到的創傷、迷惑、失落等情緒,經常遠大過於生命中其他的事件。Clapp 認為「轉變-再建構階段」可以分為以下兩小階段:

 

ü轉變階段-原本白頭到老的生活,一夕轉變了

面對離婚的影響是全方面,心理、生理、經濟、人際關係、子女的撫養議題與前夫(妻)的互動。本篇文章著重在個人面對離婚的失落療癒,故著重在離婚對心理與生體的影響。

  • 心理層面 :

    國外研究指出離婚者面臨親密關係的失落,必須重新適應自己在社會上與親密關係上的角色,這個過程帶著憤怒、憂慮、矛盾、無依與痛苦的感覺,自覺失去魅力、毫無是處也喪失對生活各方面勝任的感受。主動提出離婚的一方,對配偶有憤怒、愛恨交織與罪惡感的矛盾感受,也容易對離婚決定產生後悔;而被動離婚的一方,則會在屈辱、憤怒、怨恨但又懷抱著復合期待的希望中擺盪。

  • 身體層面

    研究發現,原本處於健康水平狀態的離婚者,在離婚前、後各三年使用抗憂鬱藥物的機會,都比維持在婚姻關係之內的伴侶明顯增加,若離婚的一方使用抗憂鬱藥劑,則另一方可能反而不會依賴藥物。

    生活壓力事件量表中離婚的壓力指數高達73.3分,排行第二名,僅次於配偶過世。Pladge (1992) 提到夫妻分離時被視為最崩潰性的階段,並與個人的心理與生理症況有關聯。而Froiland 和Hozman (1977) 提出離婚者在面對一段婚姻關係的「終結」時,其心裡歷程就像在面對親人死亡一樣,會經歷以下的五個悲傷階段:

(一) 否認(denial)-離婚可能讓人始料未及、更措手不及。離婚者此時可能拒絕承認已經發生的事實,容易有防衛以及合理化的行為。

(二) 憤怒(anger)-離婚就是一種親密關係的斷裂,容易讓人有被拋棄感受,失落、傷心、不甘心、憤怒。也許會責備自己,更多時候是將指責前伴侶為何這樣對待自己。有時候甚至藉由拉攏孩子與親友,向他們抒發憤恨與怨懟,藉此發洩痛苦的思緒。

(三)討價還價(bargaining)-離婚者依然否認感情的生變,會試圖透過這種管道,例如: 共同的親友、孩子等。以討價還價、到的勸說(孩子還是需要一個完整的家)、人情的壓力等,予以施壓說服前任回頭,企圖挽回婚姻。

(四)憂鬱(depression)-由於在婚姻關係上的失落,引起離婚者沮喪和憂鬱的感受,也會貶低與討厭自己,面對婚姻的失敗對生命產生茫然與懷疑,當過於失落時也可能產生對生命的絕望感。

(五)接受(acceptance)-這個階段也是Clapp轉變-再建構階段的第二步「再建構階段」。簽字離婚只是形式上解除了婚姻關係,並不代表離婚者在心靈與情感上已經與伴侶「離婚」了。在這個階段離婚者開始願意接受離婚是個已發生的事實,也願意逐漸接納自己與前任間複雜的感覺(愛恨交織),願意整理前段婚姻對自己的影響,允許快樂與痛苦的回憶共存,允許自己內在擁有複雜的感受。

然而 Froiland 和 Hozman 也強調,每段離婚的故事都是獨特的,在故事中的主角們也是獨特的。所以每位離婚者並不一定都會經歷這五個階段,每個人在每階段經歷的時間也不一樣。而當開始接受了離婚的事實,離婚者將會踏上重建新生活的階段。

 


復原-重建階段(Recovery-rebuilding): 邁向新生

這個階段約在離婚發生後兩年開始,並且持續二到三年。如果離婚者完成了這復原-重建階段,那麼也代表著他/她能夠接受婚姻已經結束的事實,也明白自己在婚姻的離異中所扮演的角色,並且能夠將自己與前配偶間的糾結鬆綁,發展出一個新的、獨立的自我認同。
我很喜歡藝人Selina在離婚消息曝光之際於臉書的留言,她說:


「兩條交會的河即便分開,也不會再是原本的他們了。我已收拾行囊重新上路,也許今後我們將在某處再度相遇,那時,我們便能分享這些日子以來彼此經歷過的奇異風光。」


接受失落始終是不容易的,那代表著離婚者不再以防衛、否認面對生命的轉變,不在將生命的責任透過藉口與怨懟要別人在承擔。他真誠的面對自己,開始收拾過往關係中的風雨、愛恨與回憶,以前的酸甜苦辣只留下了淡淡的味道。收起行囊,將眼光望向未來,
踏上獨自流向大海的旅程,懷抱著對新生活的憧憬、忐忑與期待。唯有接受現實,才能擁抱復原與新生。
離婚並不是愛情的終點,離開不適合的關係,或不值得愛的人,是為自己的生命在開一扇窗。只是分離是會難過的,甚至有更多強烈的情緒席捲而來,要面對失落的確艱難,這時候如果願意讓人陪伴、一起哀傷、失落、生氣,一起回顧與整理,
在陪伴中
與失落同在並不可怕。在陪伴中學習關照自己、安頓自己,當行囊整好再度邁向大海,也許在航道上還會與其他的河流交會,然後一起前行。

 

「婚姻就像一座圍城,城外的人拚命想衝進來,城內的人拚命想衝出去。」——張愛玲


離婚像是暫時離開了圍城,當準備好又可以選擇要進去還是留在外頭

 

 

 

參考資料:
彭佳慧《走在紅毯那一天》,台灣SONY索尼音樂
徐蓮蔭(譯)(1997)。離婚(原作者:Sharon, J. P. & Patrick, C. M.)。台北市:
揚智。(原著出版年:1986)
張青惠(1996)八位離婚女性離婚歷程之分析研究-由依賴婚姻走向獨立生活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張倫琪 (2005) 離婚女性個體化歷程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台中。
陳均姝(民 81)。小團體諮商對離婚婦女影響效果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莊微白 (2017) 面對離婚歷程當事人與社會支持系統互動歷程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台北市。
Clapp, G. (1992). Divorces and new beginnings. New York, NY: John Wiley &
Sons.
Monden, C. S., Metsä-Simola, N., Saarioja, S., & Martikainen, P. (2015). Divorce and subsequent increase in uptake of antidepressant medication: a Finnish registry- based study on couple versus individual effects. BMC Public Health, 15(1), 1-8
Sternberg(1986) 愛情三元論 維基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88%B1%E6%83%85%E4%B8%89%E5%9B%A0%E8%AE%BA
圖片來源: https://pixabay.com/photos/hands-shadow-hope-silhouette-spots-1531590/